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⒈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分类标准,从而正确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⒉通过比较能根据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能正确说出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1、 例题的三角形图及表格的作业纸
2、 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 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分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出示P26面上面的六个三角形。
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如果给他们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2、 再次感受三角形的分类,研究分类标准。
问:大家的意见不统一,看来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在信封里,给大伙准备了一条锦囊妙计,看看是一条什么妙计呢?
(数学博士:研究一下每个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样的角?各有几个这样的角?)
四人一小组研究每个三角形的角,并填入表格。
问:你在研究角是什么角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的各是什么角的?
(目测、量角器、三角尺的直角)
按照怎样的步骤判断起来比较方便快捷?(先目测、再利用三角尺的直角)
3、 按不同的角给三角形分类。
问: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中每个三角形的角各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发现?
有直角的三角形是哪几个?除了直角,它还有什么角?
有钝角的三角形是哪几个?除了钝角,它还有什么角?
还有两个三角形的角都是什么角?
问:现在你觉得这几个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么分?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问:大家的意见都一样吗?
数学家们对这几个三角形的分类和同学们分的完全一致,它们给这三类三角形根据它们角的不同还分别取了名字。
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问:我们刚才是按什么标准给这几个三角形分类的?(按角)
4、 验证按角分类的科学性。
问:刚才啊我们研究了6个三角形,咱们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可以将三角形按角来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分类呢?会不会有例外的现象呢?
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自研究,集体汇报。
问:你画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小结:
看来咱们班每个同学研究的三角形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分类。
5、 形成三角形按角分类集合。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研究,我们发现三角形可以按角来分类,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边叙述边画集合图:
6、小结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问:如果任意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你准备怎么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巩固练习
1、“连一连”,完成书第27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问:你是怎样判断的?
2、 “折一折”,完成书第27页第4题。
问:你是怎样折的?
请两个学生演示。
3、“剪一剪”,完成书第27页第5题。
问:你准备怎样剪?
学生动手剪。
你是怎样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的?
4、:“画一画”,完成书第27页第6题。
问:你是怎样画的?
第二个图形有几种画法?
追问:发现没有,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5、“想一想”,完成书第27页第7题。
问: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6、“猜一猜”
出一组部分被遮盖的三角形。
问:你猜这是什么三角形?
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觉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分成几类?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用怎样的方法判断比较方便快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数学博士提示:
研究一下每个三角形的角是什么样的角?各有几个这样的角?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2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图形分类(教材22页—23页)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本节课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感、空间感。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能对常见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找出三角形及四边形特点。
2、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活动,对常见图形可根据自己想象进行分类。
3、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要对一些图形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分类的活动。第一次是对已经学过的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按线段所围成的边数进行分类。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二是对学生每次的分类结果,让他们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分类的特征;三是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根据分类标准,重新观察图形,提高对图形类别的认识。
4、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二年级下册对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加深了理解,可以说,这节课接触到的图形,学生都认识过,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分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会说明分类依据。
②、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③、认识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实际应用; ……此处隐藏17298个字……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意识、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2、区别和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备件二合一软件、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不同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师生谈话(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老师带大家坐轮船到岛上旅游,课件出示图片:这艘船是由许多三角形组成的,,他们都有三个角和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就从这角和边两方面给三角形分类。
2、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任务一:按角或边给三角形分类(课件出示任务)
1、观察三角形学具,讨论分类方案。
2、小组合作选一种进行分类,研究他们各自特点,并填写表格
3、小组活动
4、汇报交流
(1)按角分
①选一组同学汇报结果
②学生实物展示台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对有争议三角形(如接近直角的角)用工具(三角尺或量角器)验证。
③用集合圈表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
(2)按边分
①选一组同学汇报结果
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③用集合圈表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二)任务二:探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性
自主学习84页探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性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②量一量、折一折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等边三角形三个角()
利用素材库画等腰三角形,并进行顶角变化演示,认识与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关系。
三、游戏应用。
1、蚂蚁搬家。
2、猜猜猜。
3、在方格图上按要求围三角形。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三角形的利用,点击“链接网络图片”,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一定会学到更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13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对角的分类及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究三角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迁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为主。
1、唤醒旧知,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同化、顺应中实现认知结构平衡的过程,所以,在新课伊始,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角的知识及角的分类,然后话锋一转引入三角形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被唤醒,为下面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做好了知识迁移准备。
2、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类: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分别给三角形起名字,再用集合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然后让学生把三角形按边分类。通过测量边的长度,把三角形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教学后完成部分概念题,让学生对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使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练习题设计循序渐进,能力得以提升。
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方面,设计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巩固练习题,让学生始终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巩固知识、拓展思维,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请说出下面各角分别是什么角。
2、提问:我们是怎样给角分类的?
3、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由3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角和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探究三角形的分类作铺垫。
⊙探究新知
1、给三角形分类。
(1)课件出示用三角形拼成的帆船图案。
(2)提问:这幅图案从整体上看像什么?(帆船)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图案是由三角形拼成的)谁愿意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这些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再仔细看一看,各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各异造成的)
(3)提问:我想把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标准来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4)出示分析表。
①
1
2
3
第1个角的度数
第2个角的度数
第3个角的度数
②
1
2
3
第一条边的长度
第二条边的长度
第三条边的长度
小学数学,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14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到三年级已经认识三角形,并懂得直角、锐角、钝角,在四年级学习了平角、直角。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以及量一量、分一分、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来解决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的“再创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把图形分类,以明确三角形的不同形状,学生动手测量而获得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认识。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获得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讨论,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观察的活动,以及折、叠、剪等操作,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特性,会按角、边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