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9 04:52:13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文章有所不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能够结合正侧面描写来了解人物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这种侧面描写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学生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突: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最后是生活习惯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学习,也教会我们用“新怀疑主义”去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些冲突有的源自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但更多的是源自于怀特森老师与其他老师的与众不同。

三、设计理念:

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交流中丰满人物形象,达到立体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说出课文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拟定学习方案。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交流自己的喜欢的老师。

(一)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看来每个同学喜欢的老师真是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作家大卫欧文的老师——《一个这样的老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

请齐读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尝试自读,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交流。

师:是啊!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时和你们一样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一位这样的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下面,咱们先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开始吧!

2、集体交流,了解学情。

出示课件:检查生字新词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词语都会读了吗?下面咱们开火车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就跟读两遍。

出示第一组词(要求读准字音):

警惕 饶有兴趣 郑重其事

出示第二组词:

狡黠 面面相觑

(生交流“黠”的写法,“觑”的词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想知道的?在书上做个标记。

2、汇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略)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修改完善,达到人人会说(这篇课文写的是,怀特森老师把一个不存在的凯蒂旺普斯介绍给我们,我们没有怀疑,结果在考试是我们都不及格。这件事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2)提出不懂的问题:

存疑置后处理的问题预计有:

我们测验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不寻常的探索?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四)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1、你觉得《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可联系课题、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后2题确定)

2、下一步我们深入学习什么呢?

首先看看学习《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对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

还要解决我们不懂的问题——怀特森老师介绍的“凯蒂旺普斯”哪些地方有疑问?……

3、拟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

学生自拟后师生交流,形成建议性学习方案和自拟学习方案。(此处略,见第二课时)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按照学习方案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写出对他的评价。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以事例写人的方法,练习习作. 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

3、 体会我对怀特森的美好情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更加热爱自己的老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学生们在课上表现,领悟怀特森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

2、明白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

1、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初步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2、理解“新怀疑主义”的科学态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师: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面对怀特森老师的种种做法,“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现在让我们走进怀特森老师的课堂,感受他的魅力。

二、深入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静心默读课文1——10自然段。

2)思考:在经历的这些事件中,我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文中标画出来。

2、教师给足时间,学生充分自学

3、学生汇报、交流

1)学生:喜欢——怀疑——不满——敬佩(教师相应板书)

a “我们饶有兴 ……此处隐藏8113个字……师)

相机出示:

(因此)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师:你们觉的什么是“新怀疑主义”?

(引导学生从这一段中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教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了我们坚持真理的毅力。)

“我”由衷的佩服“怀特森”老师,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生活。正如1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齐读。

体会:我正视着邻居眼睛所说的话,“我在表白什么?”(两层含义)

1)明白良苦用心,从心里佩服。

2)对我影响至深,即使在社会的生活中我也会应用,说:“你错了。

我的视角中冬冬这样说:(出示冬冬的话)你同意冬冬的观点吗?

四、学法指导

师导: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这后三个段落看似多余,能否删去呢?

生:不能,它是对“怀特森”老师教育结果的深入描写。

师:是呀,这正是文章写作的一大特点,这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指不从正面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可以丰富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身临其境、烘云托月的效果。尤其在难于正面描写人物时,侧面描写更有其特殊的功用。其实在平日的习作中很多同学都用过。

五、课堂检测

1、完成填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是一个教会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师:带着对这位老师敬佩,再读课题。

2、“凯蒂旺普斯”在“我”的同学中代表()。

六、拓展延伸。

1、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如果他在少年时代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

2、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经教育他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只注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二陷于迷惑;只注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师总:学贵有思,让我们共同走进多思的生活,用我们的学识和智慧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作业:试着把这独特的学习方式带到你的学习生活中去。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探寻我对怀特森老师“喜欢—惊讶—气愤—崇敬”的心理变化和原因,暗暗体会怀特森老师的用心良苦和教育智慧。

2、通过学习,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有自己的评价。

3、体会侧面描写及正面描写的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探寻我对怀特森老师“喜欢—惊讶—气愤—崇敬”的心理变化和原因,暗暗体会怀特森老师的用心良苦和教育智慧。体会侧面描写及正面描写的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幼儿园就与老师接触,对老师应该不陌生,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看来同学们所经历的老师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老师,(出示课件)揭示课题:一个——的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相信读完课文后你会有自己的看法。

二、初步感知

(出示课件)出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一下文中所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三、整体概括

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在学生平静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请同学们默读1—10自然段,说说第一节课上发生了什么?(锻炼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四、深入文本

(出示课件)(1)小组学习读1—10自然段,概括一下,我的心情不断地变化,划出我的心理活动并在旁边批注你的心情。

(2)小组成员试着表演一下怀特森先生和我的反应。

(3)与教师合作朗读

师: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啊,没有人知道,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请同学们看看他的头骨吧。

生: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心情怎样: (学生画到黑板上)

师:谁能读出这种心情。

生:朗读(教师评价)

师:进行了测试,把试卷发给大家,

生: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回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发生了什么事?心情怎样: (学生画到黑板上)

师:谁能读出这种心情。

生:朗读(教师评价)

师:很简单,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得都是错的,错的当然不能得分了。那件头骨吗,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生: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的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 (学生画到黑板上)

师:谁能读出这种心情。

生:朗读(教师评价)

师: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到吗?既然绝迹了,我们顶多只能发现它的骨骼化石。而我却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具体特征,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我真的把你们的糟糕的成绩登记在册了,你想说点什么?

生:……(表达不满,气愤)

静心思考,怀特森老师这样做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它的目的是什么?

(让学生能体会到怀特森先生的用心良苦、教育的智慧)

(4)默读11——13自然段看看怀特森先生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什么?找出答案。

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新怀疑主义

五、抒写心声

(出示课件)我把怀特森老师的故事讲给一位邻居听,他惊讶极了:“怀特森老师不该这样捉弄你们。”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错了,怀特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时候我对老师的心情: (教师画到黑板上)

(学生能够通过所学所思表达出自己的对怀特森的认识和了解。)

六、独特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作者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使怀特先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侧面描写 (通过板书和刚才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

正面描写 (怀特森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让学生总结)

布置作业:我相信你也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试着用这种方法把他的写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一个这样的老师

怀特森老师

侧面描写 用心良苦 新怀疑主义

正面描写 充满智慧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